当前位置:
教育的目的在于生命、生活和生长
来源: | 作者:education-95 | 发布时间: 2022-11-16 | 80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《教育的目的》是英国教育家弗雷德·诺思·怀特海关于教育的**著述,全书每个篇章都是精品,可谓字字珠玑,博大精深,其中蕴含的深刻教育思想,即便在今天看来,仍然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。

  生命:“人”是教育的根本目的
  《教育的目的》开宗明义说:“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,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。”教育的根本目的是“人”,必须警惕学校办学目标的异化。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为了促进人的自我发展,远离名利之争。身在其中,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来自师长的善意,感受到学校对生命成长的期待。
  曾应邀参加一所学校的教学研讨会,集中研讨一个问题:学校近年在市区的学业水平监控中居于下游水平,导致学生学业成绩滑坡的原因是什么?会上,很多教师认为学校社团活动太活跃,挤占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,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业成绩。听到这种批评,我很纳闷:社团活动怎么会影响到学业呢?
  一位青年教师的发言为我解开了疑惑。这位老师对社团持肯定态度,但她提出:学校总要求社团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要获奖,导致社团指导老师给学生加压,甚至挪用正常教学时间组织训练,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。原来如此!在这里,“获奖”成了社团的目的,“人”被功利遮蔽,被异化成了学校追名逐利的工具。目标异化,教育的失败不是必然的吗!正如怀特海所言:“我实在信奉这样一条教育原理:在教学中,一旦你忘记你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,那么你就会遭遇悲惨的失败。”
 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故事:日本小提琴家铃木镇一上小学时,升学竞争很激烈,所有家长关心的是小孩的学习成绩。但铃木的父亲对他的成绩要求却不高,每门功课只要60分就可以了。父亲说:“60分就代表及格了,及格了就表示合格,你没有必要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争名夺利上。求知是人世间较大的欢乐,如果你成天想到的只是考试分数,那求知不就变成一种无尽的苦难吗?”
  怀特海说:“人的天性各不相同,有很大的差异性。有的人可以鸟瞰、甚至融会贯通整个课程,而另一个人可能发现一些不相干例证。”他还强调:“我相信,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,那就是在毁灭生活。”每个孩子都是****的,出生环境、天性、禀赋、兴趣等都不相同,教育者的眼中如果没有这种差异,而用同一把尺子要求孩子,教育无疑是一场灾难!
  生活:教育的**主题
  “教育只有一个主题——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。”怀特海以不容置疑的语气作了这样的判断,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围绕“生活”这一主题展开,生活是教育的灵魂。
  围绕“生活”这一主题,怀特海特别重视教育对精神生活的意义。怀特海强调:“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对有害的。所谓知识的利用,是指要把它和人类的感知、情感、欲望、希望,以及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,那才是我们的生活。”关注精神生活,是怀特海“有用知识”的一个重要方面,他说:“我一直担忧,如果我们不能用新的方法来迎接新时代,维持和提升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水准,那么迟早,那些落空的愿望会转化为狂野的爆发,我们将重蹈俄国的覆辙。”正因为如此,怀特海**强调艺术教育的作用,认为“致力于发展一种纯粹的智力,必将导致巨大的失败”。他指出:“在精神生活中,如果你忽视像艺术这样的伟大因素的话,那么你肯定会蒙受若干损失。我们的审美情趣使我们对价值有生动的理解,如果你伤害了这种理解,你就会削弱整个精神领悟系统的力量。”对精神生长和心灵世界的高度关注应该是教育的重要使命,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命题。